穿越时空

本主页内容有:
1、古代生活的考证内容(全部来自搜索,不能当作权威资料使用)
2、博物馆照片(全部来自本人摄影)
3、关于翔宇的内容(多数是本人整理及实地拍摄的)
4、话剧戏曲(本人看过的短评)
5、其他喜欢的内容(多数是转载)

海岱朝宗——山东古代文物菁华(之箭弩军事篇)

 

前一篇:原来齐国才是最伟大的王朝呀!

以前我看文物,眼睛只盯着金啊玉啊青铜啊,这些价值连城的宝贝看,很少去关注武器,就算关注了,也就是随便了解一下,很少发图。受 @漱玉 太太战争文影响,这次看展到了兵器这一部分,我仔细看了看,这个展那些精美的青铜、玉器就先不发,第一篇发军事部分的箭弩,虽然只有4张图,但内容很丰富的!

在火器发明之前,冷兵器的舞台上,弓箭是当之无愧的“战争之王”。在最初的时候,箭是木质、竹质、后来是青铜头的,再后来是铁头的……在西汉时代,仍然是青铜的。那么问题来了,苏哥哥打仗用什么材质的箭头呢?

假如苏哥哥生活在南北朝,他用的箭头很可能是的。创始于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灌钢技术,是中国冶金史上的一项独创性发明。箭镞要求有比较高的硬度,这样才能保证其锋利,所以应该选择含碳量较高、硬度较大的钢来制造,比青铜大概厉害几个数量级吧。

还记得朱红铁弓吗?苏哥哥时代青铜时代已经结束,进入铁器时代了呢!

 

------下面来介绍文物-----

 

【第一张图】是“青铜志矢”,貌似只听说过矢志不渝志矢是什么意思?

志矢是练习用的箭,无镞。古代的箭分为三种,志矢就是其中一种。因为箭是消耗品(所以孔明草船借箭呀),平时练习不能浪费,也不能射中人,所以做了这种圆头的、没有什么杀伤的箭头用来练习。

第二种就是普通的箭头。

【第二张图】上的“三棱青铜箭镞”是第三种,第三张图的摆放可以360度全方位观察这种箭头了,看上去小小的,似乎没有什么厉害,但如果想象一下它以极快的速度刺入自己身体,鲜血喷涌而出……是不是会浑身一哆嗦?

这种箭头有着极高的技术含量,它的形状、大小都是通过精密的科学计算得来的!感觉蔺晨会有计算这个的本事,想象一下在用夜明珠照亮的房间中,蔺晨趴在案上,面前一堆纸上画着各种箭的形状,以及各种计算公式…

首先说形状,它有三个棱,其中两个棱平行于地面,就像飞机翅膀似的,是为了加快速度以及掌握平稳。三棱是为了造成三角形伤口,三角形伤口是最难愈合的。开刀手术都是直线型的伤口,方便缝合,三角形的伤口,很难缝合,就像在身体上挖开了一个洞呀,中间部分很难长上,尤其是夏天特别容易感染,中了这种箭伤的士兵十之八九活不成。林深就是这么死的,我平章哥哥活下来太不容易了呀!这要感谢林奚神医呀!

再说它的大小,大小是由弩的力量决定的,无论太轻还是太重,都难以射中目标,所以它的大小要用力学原理来计算。

【第三张图】就是弩机了,看起来和手枪好像呀,其实它的根本原理和手枪差不多吧……弩机看上去也只有手枪大手,与巨大的弩来说,它可谓小巧玲珑了,但它就像弩的CPU一样,它的质量直接决定的弩的射程。如果说弩是笔记本电脑,那画不成就像手机,哈哈~~

至于鎏金,可能只是炫富吧,应该没有多大的实际用途。

【第四张图】是出土的《孙膑兵法》竹简的复制品。我了解孙膑是从电视剧《孙子兵法与三十六计》(2000年播出,网上有全剧)开始的,这个剧展现了孙膑和庞涓斗智斗勇的故事,那些计策真叫人叹为观止呀!当时在电视上追的,超喜欢孙膑!

然而史上对孙膑和《孙膑兵法》存在与否有争议,因为这个的记载极少,这本书也没有传下来,有人认为没人这样一个人,可能孙武又叫孙膑,也没有这样一本书,其实是孙子兵法。直至1972年,在山东临沂出土的一座西汉墓,有了惊世发现。在银雀山汉墓中,共发现完整竹简、残简共4942枚。两年后,研究成果终于发布出来,竹简中,共有:《孙子兵法》、《孙膑兵法》、《六韬》、《尉潦子》、《守法守令十三篇》等多部古书。

 

失传一千几百年的《孙膑兵法》面世,充分证明了孙膑及其兵法著作的存在。目前已经整理出版的《孙膑兵法》共三十篇,一万一千多字。

据讲解老师说,她为了讲这个展,特意去看了《孙膑兵法》,是很值得读的一个著作,不仅是军事上的,对生活也很有启迪。《孙子兵法》是很宏观的讲兵法之道,而《孙膑兵法》是具体的案例,是孙子兵法的具体应用。

讲解老师还说,她亲自提笔按竹筒中字体抄过兵法(真是一位认真的牛人呀),她发现与篆书、宋体等字体比起来,竹筒中的字体是最适合快速书写的字体!她这样一说,再看这字体,我也能体会,不得不说古人的智慧太让人仰望了,古代的历史文化太博大精深了!

据传东汉年间孙膑兵法失传了,没想到两千多年以后,我们仍然能读到孙膑兵法,也是很神奇的事!

这是很值得一看的一个展,可惜明天可能就结束了……我拍的照片太少了,半天多数时间在听讲解……再看只能去淄博了。。


关于这个展的新闻报道。 

  2019年4月19日,由中国国家博物馆与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山东省文物局、淄博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海岱朝宗——山东古代文物菁华”展览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开幕,展览为期近3个月。  

本展览以时代发展和齐地文化演变为主线,整个展览分为三个单元:  

  第一单元:多源同流。本单元重点展示齐地早期考古学文化的发展演变以及不同文明之间持续存在的交流、互动。本单元重点文物有高青陈庄遗址出土的“丰”青铜鼎、“丰”青铜甗等带有“齐公”“祖甲”“齐师”铭文的青铜礼器,它们是近年来揭示齐国早期历史的突破性考古发现。

  第二单元 :竞争称雄。本单元主要结合出土文物以及春秋战国时期的齐国历史文化来介绍春秋战国时期齐地的文化面貌及其特色,重点突出齐都临淄、世家大族、邦国关系、历史拐点、礼仪变革等特色性、关键性的主题内容。本单元的重点文物有“公子土斧”青铜壶、“国子”鼎、“齐叔姬”青铜盘、“郾王”青铜剑、“吴王夫差”青铜剑,以及淄江花园出土的一系列青铜礼器,它们是见证春秋战国时期齐国内政、外交等历史文化事件的重要物证。

  第三单元:融归一统。本单元主要介绍秦汉时期的齐地郡国文化,重点突出齐文化逐渐融入秦汉统一王朝并最终演化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因的过程和趋势。本单元的重点文物有大武齐王汉墓陪葬坑出土的青铜鼎、鎏金青铜熏炉、鎏金青铜弩机等文物,以及稷山汉墓发现的鎏金青铜豆、鎏金青铜编钟等,让人们有机会一睹西汉时期的齐国物质文化面貌。

 
 

 @九月将霜 更新啦,没想到这种文也会有人追,哈哈~

评论 ( 12 )
热度 ( 9 )
 

© 穿越时空 | Powered by LOFTER